Messari报告解读,需要重点关注的六个方面(上)
12月初,一年一度的Messari年终报告如期而至,全文内容丰富,数据详实,旁征博引,是对整个2021年加密行业最好的总结与回顾,在通读这篇报告之后,认为有必要将这篇报告中最精彩的观点向大家介绍。
通读这篇报告,至少能够获得三方面的收获。
其一,本报告能增强你对加密行业信心,并指明加密行业发展方向。什么方向?很显然,Web3就是发展方向。我们在忍受中心化互联网(Web2)长达20年之后,终于有机会以去中心化的方法拿出一整套解决方案,无论你是加密世界的“传教者”还是投机者,都会发现掀起这场加密运动的力量正是我们对去中心化信念的追求和向往。去中心化网络以及金融系统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Web3是一个替代走向衰败的传统机构体系的绝好方案。
其二,你会发现自己正身处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虽然当下每个项目都在为昂贵的流量与高昂的手续费而内卷,但这并不是行业问题,而是Web3远未发挥出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网络价值,简而言之区块链世界尚小,这是一个蓝海市场。虽然小,绝不像10年前那样是随便谁都能忽略的,当下的加密行业是一个价值3万亿美元级别的资产类别,拥有1500多亿美元的稳定币、5万多亿美元的年化链上交易量,和数量级可能更高的稳定币场内交易,加密货币开始围绕着受监管的银行业务走,这又会反向对政策产生影响。
其三,虽然当下加密市场处于熊市的深度回调中,但加密世界的未来一片光明。就像报告原文所说的那样,有99%的信心相信,加密货币市场到2030年将会有一个数量级的增长,因为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预期的强大的吸引力。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全面转型的时期,加密货币的出现,爆发出的影响力会高于移动通讯,甚至是互联网。
总而言之,Messari的这篇报告,是你鸟瞰整个加密行业的瞭望镜,也为未来的工作与投资指明了方向。除了以上三方面总结性的观点,我认为报告中细化的7个关键点也值得格外关注。如果你没有时间详细阅读原文,毕竟原文有十多万字,100多页,就看看这篇简略版的文章吧。
1、什么时候到顶?这轮熊市会如何不同?
报告提到,我们都知道“崩盘”即将到来,这一次的周期可能比以前的更平缓,不过我们之前说过市场尚存“余热”,那么在崩盘到来之前,市场的上升空间又还剩多少呢?
为了解释比特币何时触顶,Messari报告引入了指数MVRV,报告认为,如果你不是一个HODLer,也不能忍受四年的熊市,那么每当MVRV达到3时,就是你获益的最好时机(当MVRV跌至1以下时,可以卖掉一个肾来买入)。
MVRV的计算公式与走势图如下:
该指标通过对比特币的“流通市值”与“已实现价值”进行拟合运算,进而估算整个市场的热度,如上图所示,当指标进入红色区域,代表整个加密市场过热,需要注意风险,反之进入绿色区域,代表代表市场冷清。
Messari报告支出,在此前的三次泡沫中,MVRV在3以上的时间在逐渐变短。2011年,MVRV在3以上停留了四个月。在2013年,它在那里停留了10周,在2017年停留了三个星期。今年早些时候,它只停留了3天。
Messari报告倾向于认为,今年的MVRV再次达到3时,比特币的价格将达到100,000–125,000美元的水平!
不过,某一个指数无法对整个加密走势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比特币想要重振雄风的概率相当低。
Messari报告也为我们打了预防针,即如何应对熊市。
报告指出,在以往的熊市中,加密世界的凛冬让许多人失去信心,无法忍受来自灵魂的崩溃以及多年的磨难。
熊市中我们将会看到人们的崩溃、破产、失去信心等等负面信息,但今年的熊市似乎还会更糟糕,即面临前所未有的监管带来的噩梦,褪去牛市的面纱,消费权益的保障、市场欺诈以及产品滥用、系统性的风险、ESG和市场行为合规性等问题很有可对整个市场形成双重打击。同时,加密市场的”草根”群体数量将大幅下降,原因在于当你失去90%的储蓄时,就不得不找一份真正的工作了,而且就更难与传统市场进行“抗争”。
在失去信心之前,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即:
1)中心化的世界是否真的走向了衰败?
2)在未来,Web3是不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对抗传统世界的“筹码”?
3)我们设想的新领域的构件(桥、DAO、NFTs)是否仍然值得在下一阶段进行大量投资?
4)在下一个下行周期,是否更容易找到基本面强的项目?
5)是否仍有充足的资金可用于资助有趣的项目?
6)你是否仍然相信加密市场在5–10年内市场还会重返牛市?
7)如果你仍然相信这一切,请戴上头盔,拥抱寒冬,并注意这些“冬季生存技巧”:尽早去杠杆,看准纳税时机,及时兑现,不要试图推测“触顶”时间。
总之,虽然Messari引用的MVRV指标显示后面可能还有新高,但也提示我们为接下来的熊市做好准备,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当真正的熊市到来,也不要对市场产生绝望,因为Web3等概念正在进入主流。
2、以太坊能超越比特币吗?
以太坊是否会发生“翻转(flippening)”,即市值超越BTC,是加密行业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一般认为随着ETH2.0到来,ETH会成为Web3的底层协议,将会激发出更大的应用空间,ETH市值超越BTC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Messari并不这么看。
Messari认为明年发生“翻转(flippening)”的概率可能为20%。 如果ETH真的能够超过BTC,那也不是因为它是高级 “货币”,而是因为市场对世界上最独特的用户拥有的计算平台及其收益和增长潜力的评价比对数字黄金的评价更高。换句话说,我们会像看待M0(流通中的现金)与谷歌一样看待BTC与ETH。
Messari不认为ETH明年能够超越BTC不仅仅是因为以太坊面临着扩容难题,还因为目前公链的竞争激烈,而且市场在未来更倾向于构建出多链并行的生态。就像h/tArthur Hayes的观点那样,BSC/Solana/Polkadot等公链能否像FAMGA(Facebook/Apple/Microsoft/Google/Amazon等)的市值联合超过M1(M0+企业活期存款)一样“联合推翻”比特币呢?
那么以太坊能否超越微软、苹果或谷歌呢?目前来说以太坊差了它们3–5倍。那ETH能超过FAMGA市值的总和吗?那就差了15–20倍了,而且这个要求相当高了 ,毕竟以太坊目前占FAMGA总计市值的5%来看,ETH还是很“廉价”。
3、Web3的到来不可避免
从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到乡村俱乐部,从南非开普敦到北美华盛顿,从北京到东京,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都在谈论Web3这个新词汇。其实Web3并不是新词汇,他是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在2014年就发明出来的词汇,即“Web 3.0”。
很显然,Web3就是发展方向,我们在忍受中心化互联网(Web2)长达20年之后,终于有机会以去中心化的方法拿出一整套解决方案,无论你是作为加密世界的“传教者”还是投机者,你都会发现,掀起这场加密运动的力量正是我们对去中心化信念的追求和向往。Web3(去中心化网络以及金融系统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替代走向衰败的传统机构体系的绝好方案。
正如Messari报告所阐述的那样,我们正在从“租赁土地”的互联网霸权时代走向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在这个前沿领域,加密货币的发展就像是掀起了一场不可避免的革命,它让所有垄断经济中的获利者感到害怕。
从长期来看,Web3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A16z合伙人Chris Dixon称Web3为 “以代币为媒介,由建设者和用户共同拥有的互联网”。
Messari研究员Eshita在其文章《Web3:一言以蔽之》中,将Web1到Web2到Web3的演变描述为从“只读到写读,再到写、读、拥有”。无论你喜欢哪种模式,在长期看来,用户在Web3中所获收益是高于Web2(垄断的互联网经济)的。
事实上,我们已经拥有Web3成功所需的所有关键因素,即1)人才:才华横溢、充满激情、目光远大的年轻人正在大量涌入并建设着加密世界;2)资本:加密货币市场已经筹集到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基金,加密货币创业公司开始了筹资,网上新兴的流动性协议数量也在迅猛增长。3)时间节点:在上一个熊市期间,加密世界关键的基础设施均已部署完毕,这时候发起“加密运动”(一场带有一定政治性质的技术革命)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容纳。
总之,当下的大环境对Web3而言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
此外,在Eric Peters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我们如今处于社会的转变期。年轻一辈的人都热衷于新兴的投资,他们不愿意再投入到老一辈喜欢的那些传统投资中,因为目前来看,传统机构只会帮助已经积累了大量资产的老一辈们继续“造富”,而这些新兴的投资方式有机会颠覆那些传统投资(甚至有让他们破产)。出现这种对立的局面是难以避免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了,那些传统机构正在剥削他们。
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DeFi为储蓄者提供了5%的年化收益,而华尔街只有0.5%。NFT(非同质化代币)的出现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赚钱机会,不会像好莱坞那样抽取50%的分成。而GameFi和SocialFi的出现则打破了垄断局面,互联网龙头企业将失去10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机构风险也降低了。
我有99%的信心相信,加密货币市场到2030年将会有一个数量级的增长,因为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预期的强大的吸引力。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全面转型的时期,加密货币的出现,爆发出的影响力会高于移动通讯,甚至是互联网。
由于篇幅较长,下半部分将于12月21日发布,敬请期待。
© 2025 OKX。本文可以全文复制或分发,也可以使用本文 100 字或更少的摘录,前提是此类使用是非商业性的。整篇文章的任何复制或分发亦必须突出说明:“本文版权所有 © 2025 OKX,经许可使用。”允许的摘录必须引用文章名称并包含出处,例如“文章名称,[作者姓名 (如适用)],© 2025 OKX”。不允许对本文进行衍生作品或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