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页仅供信息参考之用。部分服务和功能可能在您所在的司法辖区不可用。

当下数字资产热门领域有哪些?

上期回顾: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市场套利机会,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是:热门数字资产话题及领域。

这一轮牛市,市场涌现出众多的热门数字资产及概念,它们在一段时间内万众瞩目,吸引了市场上几乎所有人的眼光,可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接下来发展的方向,或者说把握住它们就可能把握住了接下来的行业的红利。

这些热门的数字资产及概念有一些如流星般闪耀坠落,有些却表现出强大的后劲,并被市场认可其背后的价值支撑及发展前景,我们在这里选择5个数字资产/概念:NFT、Web3、DeFi、公链、以太坊2.0,对它们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

1、NFT

NFT英文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与比特币等同质化代币相比,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特性。

基于这一特性,NFT提供了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即用区块链等技术标记了谁拥有某一数字资产,保证了“凭证”的安全可靠和一定意义上的“永久性”。这种特性使其在日益爆炸的数字时代成为某种基础性的设施。理论上来说,NFT可以是任何数字化的东西,比如知识产权领域、实体资产代币流通、记录和证明身份、金融票据、各种票务等。

不过,NFT的爆火开始于艺术收藏圈,比如最出名的,就是Beeple创作的JPG图片文件《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卖行以超过 4.5亿人民币的竞拍价售出,震惊了艺术圈。当然还有更接地气的,比如NBA发布的主题数字收藏卡NFT,24小时里,超过3.4万人购买了这些收藏卡,交易额超过4670万美元

越来越多的名人、公司/机构入场NFT,一方面证实了NFT的潜力,并带动数字资产不断出圈,但另一方面催生的泡沫也让一些人觉得它是炒概念,很多NFT的首次出售可能很风光,但在二级市场可能难以为继。目前NFT的应用领域还较为单一小众,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应用落地,而用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建立对NFT的认知,并接受虚拟空间的产品形式与交易方式。 但NFT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2、Web3

国际顶级风投红杉、A16Z等纷纷重金押注Web3,Facebook更是直接更名为Meta。Web3为什么让资本和巨头们如此疯狂呢?

Web3由前以太坊联合创始人、Polkadot创建者Gavin Wood在2014年首次公开提出,他在自己的博客《Insights into a Modern World》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运行模式:信息将由用户自己发布、保管、不可追溯且永远不会泄露,用户的任何行为将不需要任何中间机构来帮助传递。

从概念理解上,Web3代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互联网形态向着更民主的范式转变,Web3源于人们对当今互联网价值的态度的转变: 互联网巨头控制着互联网和所有人的数据,Web3代表着,很多人出现了想创造一个真正“集体所有”互联网的想法。

目前Web3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广阔,包括数字资产、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硬件基础设施(VR、AR、存储、传感器等)、非同质化代币(NFT)、DeFi去中心化金融服务、元宇宙Metaverse、以及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DAO等。

但Web3的概念并不是只在区块链领域被提起,只是它天生与区块链相契合,以至于在区块链兴起之后,不断有各种全新的构想与项目在区块链行业内涌现,它们融合了区块链与Web3相关的技术与概念,从而创造了区块链特有的Web3概念。这推动了Web3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Web3概念的解释更加复杂多样,难以统一。

简单回溯一下Web 1.0和Web 2.0的概念和内涵,更好地理解Web3为什么会诞生以及它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Web1:“只读”的信息展示平台,代表就是门户网站;

Web2: “互动”的内容生产网络,代表是社交网络兴起;

Web3,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网络,所有权及掌控权均是去中心化,建设者和用户都可持有NFT等代币而享有特定网路服务。承诺将隐私和数字身份还给用户,同时由于NFTs和dApps,实现了新的互动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Web3已经掀起了一股科技和商业的热潮,有大量资本投入到这个领域,可以看出在当前互联网形势下,互联网科技走向Web3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但需要注意的是,Web3从技术的成熟到生态的繁荣、落地,离人们的预期仍有一定差距,现在它依然处在早期的概念完善和技术开发阶段,也需要注意风险。

3、DeFi

DeFi 意为“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无需依赖银行等中介机构,可以省去复杂的中间环节造成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它对任何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人开放,具备普惠金融的特性。DeFi 项目目前主要有去中心化借贷、去中心化交易、金融衍生品、保险、支付等。

提起DeFi,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概念就是“流动性挖矿”,实质上就是通过参与链上DeFi项目的质押来获取收益。这也是我们普通用户参与DeFi获得收益的一种门槛较低的方式。流动性挖矿就是用户提供代币资产支持DeFi项目的流动性,从而获得收益的机制。比如说在Compound上进行流动性挖矿,主要是用户在上面进行存入代币或借出代币等操作,让资金池流动性变得更好,从而获得COMP治理代币的奖励。

4、公链

公链又称为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

从这个定义上来说,比特币也是公链,以太坊则是在比特币基础上,加入智能合约从而完成升级的公链2.0。你可以把公链看作是一种底层技术,就如同手机安卓系统、电脑的Windows系统,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基于这种底层技术开发。

公链一般会通过代币机制来鼓励参与者竞争记账,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善的代币激励机制也会反过来极大的促进公链用户的增加。

从核心价值来讲,公链带来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信任和效率。公链是底层基础设施,解决了这两个核心问题,才会吸引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生态。

从问题来讲,公链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安全和效率的矛盾,即如何在去中心化程度和高TPS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另外还面临:激励问题、安全风险、隐私问题、最终确定性(Finality)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公链的发展与大规模应用。当然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促使大量的公链项目奋发努力,试图开发出来多样化的公链项目,使得目前的公链赛道百花齐放。

从中短期来看,以太坊是当之无愧的“公链之王”,但许多新兴公链走上了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也开始爆炸式发展。

放眼整个公链生态,未来以太坊至少会受到4个方面挑战:一是Polkadot、Cosmos等以跨链为主的公链的挑战;二是以Flow等新型资产公链的挑战;三是来自Terra、Solana等高性能著称的公链的挑战,四是OKTC等交易所公链的挑战。

5、以太坊2.0

面对新兴公链的挑战,以太坊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我们知道,现在以太坊的最大的问题是:高额的手续费和低效的TPS。从共识层面来看,原先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交易需要,这种情况下,V神就提出以太坊2.0的概念,旨在通过信标链、分片链、PoS权益证明机制等关键技术提高以太坊性能,包括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编程性等。

当以太坊进化到2.0时,它现在架构中所有的核心部分比如共识机制、虚拟机、交易处理方式将与现在的以太坊1.0完全不同。升级后的以太坊,“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将是其赢得未来的的根本所在。

总结:在数字资产这个圈子,热点效应非常猛烈,经常是一浪起一浪平,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追热点很多时候是追到尾巴上,然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又有新的热点在酝酿狂风暴雨。

这种现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一个市场早期的运转规律,区块链市场目前就像是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小孩,你不知道ta下一步会是先发育脑袋,还是胳膊,或者是第二性特征,但是你知道ta是在猛烈发育的,你现在参与进来,就是参与了未来。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下期预告:了解套期保值。

免责声明
This content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may cover products that are not available in your region. No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is accepted for any errors of fact or omission expressed in this content. It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i) investment advice or an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 (ii) an offer or solicitation to buy, sell, or hold digital assets, or (iii) financial, accounting, legal, or tax advice.
© 2024 OKX. This article may be reproduced or distributed in its entirety, or excerpts of 100 words or less of this article may be used, provided such use is non-commercial. Any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of the entire article must also prominently state: “This article is © 2024 OKX and is used with permission.” Permitted excerpts must cite to the name of the article and include attribution, for example “Article Name, [author name if applicable], © 2024 OKX.” No derivative works or other uses of this article are permitted.
Information about: digital currency exchange services is prepared by OKX Australia Pty Ltd (ABN 22 636 269 040); derivatives and margin by OKX Australia Financial Pty Ltd (ABN 14 145 724 509, AFSL 379035) and is only intended for wholesale clients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Corporations Act 2001 (Cth)); and other products and services by the relevant OKX entities which offer them (see Terms of Service). Information is general in nature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investment advice,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or an offer of (or solicitation to) buy any crypto or related products. You should do your own research and obtain professional advice, including to ensure you underst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roducts, before you make a decision about them.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 never risk more than you are prepared to lose. Read our Terms of ServiceTerms of Serviceand Risk Disclosure Statement for more information.
展开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